
如何平衡產品 Web2 與 Web3 的取捨?
出現許多 Web3 的創新,到底為了 Web3 而 Web3 的行銷熱點紅利?還是真正有意義地融合這個新概念強化產品競爭力?產品如何取捨 Web2 與 Web3 的比例與發展?身為開發者或是傳統 Web2 公司轉型,該如何拿捏其中的平衡?
出現許多 Web3 的創新,到底為了 Web3 而 Web3 的行銷熱點紅利?還是真正有意義地融合這個新概念強化產品競爭力?產品如何取捨 Web2 與 Web3 的比例與發展?身為開發者或是傳統 Web2 公司轉型,該如何拿捏其中的平衡?
在 Web3 領域,利害關係人與專案的關聯,比起傳統專案更加重要。因此掌握不同利害關係人的需求,並且對於利害關係人的理解越詳細,不論分析項目或是代幣經濟學的能力將可以越準確。
幾乎每個Web3項目都會發行自家的代幣,甚至有時團隊不發行代幣,反而會遭到社群的罵聲。但是大家是否有思考過,為什麼開發團隊要發行代幣徒增監管風險?發行代幣對於開發團隊有什麼好處?
代幣需求是代幣經濟學的一環,牽涉到價值的認定。價值可以分為實用性價值與意義性價值,價值種類主導著代幣乃至協議運作的機制。若可以更理解市場對於價值的共識,那麼有助提提升自身分析基本面的能力。
從去中心化交易所 Pancakeswap 的代幣經濟學思考「分發機制」。調整代幣經濟學,需要注意什麼事情?為什麼 Pancakeswap 立意良善的提案會引起社群的反對與不滿,減少代幣質押獎勵對於項目發展的影響是什麼?答案都藏在代幣分發機制的設計裡。
代幣經濟學中重要的前導概念,代幣價值 = 價格 * 數量,其實價格只是價值變化所產生的結果。並藉此簡單討論 Curve 與 Pancakeswap 的代幣經濟差異。
Web3 的目標是讓參與者可以「自由傳達價值」,除了這原則以外的資訊都是雜訊, 對此清晰的思考,將可以提升參與者的思考與決策品質。
Web3 世界加速了價值流動的速度,使得學習與參與的難度更高。但反過來說,卻是給思考敏捷且準備好的人一個大展身手的好機會,Web3 更讓一般人有機會感受到完整系統價值的流動,不失為一種新型態的學習。